模仿是个技术活儿——备课杂谈之五十一
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。这样,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,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,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。
敦煌月牙泉,沙漠里的一滴泪
(图片选择网络)
模仿是个技术活儿
——备课杂谈之五十一
袁建国
前天写了“模仿是个细致活儿”,今天再来说说“模仿是个技术活儿”。
什么是技术活?查百度百科,技术活狭义上指须要掌握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才能做的事情,广义上说是指须要讲究方法与策略才能完成的事情。说模仿是个技术活,就是因为模仿必须讲究方法,而且模仿必须按有流程操作。
(一)模仿方法
模仿的方法有多种,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:主题研究法、微格解剖法、情境填空法。
主题研究法,指围绕一个主题,如课标、教材、学生的分析,教学目标、重点、难点的确定,导入、活动、板书的设计,自主、合作、探究方法的选择,课堂交流、激励、评价的运用等,千方百计、想方设法去收集各种材料,认真分析梳理,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,然后在课堂实践中验证、改进、提升。
王崧舟老师在谈到他运用“主题研究法”进行模仿的时候说道:“每一次主题的梳理研究,你的能量就上升。一做完,你会有一种感觉,什么感觉?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学佛讲见地、修正和行愿,只有这三者都下足了功夫,才能看破、才能放下、才能得大自在、大智慧。主题研究这一招,我看就是见地、修正和行愿的三位一体,一旦炼成,你当下就能桶底脱落、立地成佛了。”他当年写感悟,手头收集的文章和专著不下100万字,花一个月的时间做这个事情。这段话是他的真实感悟。
微格解剖法源于微格教学。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.特.爱伦认为:“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、可控制的教学环境。”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,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,尤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后,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。
微格解剖法,即用解剖的方式,对选定的某一个专题,在可控制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专项研究和训练。其一般程序如下:
1.制定规划
在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,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训练内容。如按照我们这本书的逻辑架构,可以将培训内容确定为课标、教材、学生的研究,目标、重点、难点的确立,导入、活动、板书的设计,自主、合作、探究方法的选择,课堂交流、激励、评价的运用等。规划要尽量具体,写明每一个项目的训练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器材、方式、分工、预期效果等项。
2.范例学习
按照规划,每次只进行一个单项训练。先搜集这一单项的各种信息,学习相关理论,并观摩相关范例,使自己从理论到操作都了然于心,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比较具体的目标、要求。范例应该既有正面的典型,也有负面示范。
3.编写教案
教师根据训练目标进行教学设计,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,运用所确定的教学技能进行教学。微格教学的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,它不但要详细规定教师的教学行为,还要规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对提问等的反应,以及教学进度的时间分配等。因为仅是单项训练,每个单项训练时间一般控制在5-10分钟。
4.教学实践
先组成微型课堂,人员包括学生(或其他由教师扮演学生)、评价人员、录像人员、指导教师等。地点上,有条件的学校,最好把录播室当成微型课堂。
教师按教学设计呈现自己的课堂,指导、评价教师用文字、录音、录像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实况记录,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。
5.反馈评价
先重放录像,教师直观感受自己的课堂,并与事先的设计相对照,找出优势与不足。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刺激比较强烈,对讲课老师视觉和思想的冲击力非常大,看后不但印象深刻、认识到位,而且对缺点改正也非常快。指
看完录像后,教师要进行自我分析,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,是否掌握了所训练的教学技能以及是否存在其它教学行为等问题,以明确改进方向。
作为学生角色、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都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实践过程,总结出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,指出努力的方向。为了更有效地阐述观点,可以有重点地重放录像。
微格解剖法有以下几个特点:
1.授课时间短,可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,也便于指导教师集中精力观察评估。
2.教学内容单一,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,便于教师掌握,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。
3.训练目标单一,只训练一种技能,使教师容易掌握,指导教师容易评估。
4.学生人数少,便于教师控制,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。
5.反馈及时全面,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,真实而准确地记录教学的全过程,更准确,更直观,更有效。
情境填空法,指学名师课堂实录或看名师视频,到了某个地方暂停,情境填空:假如你是这位名师,你会怎么做?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境,你怎么办?思考之后接着往下看,看看与名师思路是否相同,有何不同,孰优孰劣,然后通过针对性学习补齐自己的短板。
(二)模仿流程
模仿名师如书法临帖。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,要想写一手好字,需经过读帖、临帖、背帖、意帖四个基本步骤。所谓读帖,就是先学习研究帖上范字的结构特征,让其在脑中先留下深刻的印象;临帖就是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笔一画地学写,力求和帖上的字不差毫厘;背帖就是抛开字帖按照读、临帖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默写,直至笔出如帖;意帖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,即在所学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、理解、情趣、个性修养,再行创造,形成自己风格特点,有别于古人,自成一体。
模仿名师课堂,我们也应该借鉴摹帖之法,把名师之课当成范本,让教师研究探讨,反复临模,在模仿中达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之目的。
名课模仿的过程也分为读、临、背、意四个步骤。
读,就是把名师讲课的课堂实录让老师们反复观看、研讨,理清名师上课的思路,找出名师上课的优点,好在哪里,名在何处,剥离出名课的方法技巧,领悟名课的精髓之所在,把名课消解于脑、铭刻于心。
临,就是把名师所讲之课搬到自己的课堂,请教研组成员进行听评,听了评,评了听,让听评教师都清楚地知晓我们的课和名师相比,哪些做到了位,哪些还有差距,差距的原因在哪里?是学生?还是老师?找出原因,研究对策,再讲再评,最终让课上的“像”名课。
背,就是选择相近课题,仿照名师的思路、方法自己备课,设计教案,把课上出名师的味道来,让课堂具有了名师的风格。
意,就是在把握了名课的要领之后,根据自身的特长、特点,量体裁衣,因教施教,上出有自已特色的优质课来,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。
这样,通过”名课模仿“工程,向名师看齐,学有样板;向名师靠拢,学有方法;向名师过渡,学中提高;在模仿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,最终自成一体,成为名师。
2021年9月16日
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,请点击阅读
课堂是否精彩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设计——备课杂谈之四十四(下)
课堂是否精彩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设计 ——备课杂谈之四十四(上)